天博体育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藏龙庄村,有这样一群党员,他们领航聚力,不在困难生活面前屈服,以满腔热忱推动藏龙庄村勇毅前行,锻造了一支钢铁一般的党群队伍,不禁让人想到前文那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
6月19日,沿着村里上百颗海棠树打造的“红色乡道”往里走,“大通藏龙庄服装有限公司”的牌子呈现眼前,不太大的制衣车间内,五六位女工正在赶制过几天要交工的校服。
“这次的订单量是500套,6月13日互助县哇麻村举办景区开园活动时的工作服也是从我们公司定做的,我们专门在衣服上设计了“龙小哇”的可爱形象。”
当初来到藏龙庄村,看到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一直与“钱”打交道的他一时很心焦。而彼时,在不远处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乡村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为了向乡村振兴示范村看齐,杨晓帆与驻村队员花一个多月时间去考察学习,决定利用村里的空地成立村办企业,并与海东市平安区石碑村党支部、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党支部形成党建联盟阵地,通过共学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党建引领开展乡村建设。
经全体村民同意,杨晓帆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凭着一股劲、捏着一把汗,开启了多林镇第一家村办公有制企业发展之路。
公司成立之初没有工人,杨晓帆和村党支部林想着发动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可是想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在大通县城打工虽然不方便,但是工种多,餐饮、工地都可以选择,只要不懒,每个月都能挣个四五千块钱。”“公司刚营业没收入,工资又低,万一倒闭了我的工资怎么办?”……
“我就动员我媳妇,我说以后服装厂肯定会越做越大,你先别去外面打工,安安稳稳在厂里干着,以后你拿高工资的时候别人指不定怎么羡慕呢……”
他还说:“公司成立的意义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不是挣大钱,我们要为了自己村的发展出力,你不支持我,村子以后咋发展。”
村里的村医李元成也是老党员,服装厂就建在自家对面,听说工人没住的地方,就腾出村医馆的一间房,解决了住宿问题。
陈虎姐今年38岁,以前在工地当小工,每个月能拿4000元工资,在村和党员们劝说下,来到公司当技工。她说:“刚开始来的时候不会做,没信心,后来经过培训越做越快,现在是同一批工人中技术最熟练的人,工资是2600元。”
打动她的或许是这门技术,亦或是服装公司背后的这些人,像陈虎姐这样返乡回村,到服装厂上班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有15人,如今他们都是经过8个多月技能培训的“专业技工”。
最开始,公司制作了一批蓝大褂等着往外销,杨晓帆正发愁销路,在李元成的带领下,第一批大褂被村民们“一抢而光”。
“先是李元成亲自穿了一件大褂在村里晃悠,村民们看见了,之后纷纷来买,这笔钱发了工人们第一月的工资,说实话,要不是他们,公司要倒闭。”
他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服装公司正式成立,村里想把通往服装厂的这条路打造成‘红色乡道’,要种植海棠树,党员们很积极,刚开始说要发点工资,后来种完树给钱的时候大家都不要。”
杨晓帆不知道村民们是这样想的,林告诉记者:“藏龙庄村属脑山区,靠天吃饭,无霜期短,再下两场雨,就能毁掉全部庄稼,种啥啥不成,以前种燕麦搞养殖富了一批人,但是养殖毕竟有风险,而且产业也很单一,杨是专业的人,他说走服装公司这条路,发展村集体收益最大,我们信!”
不到一年时间,两间闲置用房“变身”服装公司,企业日益规范,如今与成都裳学服饰公司合作,形成了制作校服的专业流水线人的就业。
其背后,是风雨来袭时全体村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悄然支撑,是一步步提升的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见线万元资金用来扩大服装厂规模,届时可提供40至60个就业岗位,计划引入青绣元素,设计民族服饰,打造收入过百万元的强村,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这个拥有强大凝聚力、发展自信心的党群干部队伍,在党的二十大的旗帜下,团结成了“一块坚硬的钢铁”,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路上亦行稳致远。